第一百二十五章头角峥嵘(上)-《极品皇叔》
第(2/3)页
晚上睡得很舒服,和刘紫莲交劲而眠,一眼无话。
晨曦中的骄阳,还是那样刺眼,今天朱常浩没有到军器监去,因为今天要看一下,锰钢的轧辊(钢柱)咋样了,是否达到卷压机,轧钢机的要求。
如果达到了,那水力驱动的轧钢机就可以完成了,到时候蒸汽机制作,那也就有望了。
而且,对铁甲船,火炮,还有银元等钱币的制作,那就不是铸钱,而是压钱了。
但早上的时间,朱常浩不坐等、浪费,在花园里面,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吐纳,手势等方式,朱常浩总算将今天的《黄帝内经》的课程给修行完了。
神清气爽的自己,吃了早点之后,就到王府的学堂里面去看看先生是怎样教书的。
朱常浩在学堂边的圈墙上,听到孩子们正在读《千字文》,心里莫名其妙地感到有些欣慰。
而且,先生在的讲课韵调听起来也特别舒服,有一种切合自然的美感。
朱常浩听了一会,觉的还不错,就打算从后门去看看政事厅里面的三省六部的工作情况。
看到中书省兼兵部侍郎的孙承宗正在看一份巡检司的报告。
朱常浩进去后,一名堂官给自己和孙承宗端来两杯茶之后,孙承宗说道,“王爷,现在汉江各处的巡检司运来的赋税已经入库,但他们今秋的粮饷还没有下拨,既然王爷您是管理户部的,这这粮饷之事,就须得麻烦王爷了。”
“哦,这夏季赋税收入多少?”
“回王爷,总共是有百万两之巨,但是,今夏由于襄阳汇通榷市要供给两路水师,他们的是收入没有上缴,不过,账册倒是送来了,主要是什么金融局,商务局,还有税务局等账目。”
“唔,下来本王看看”
“老帅,有军纪处的记录吗?”
“哦,王爷您要是不提,老朽还差点忘了,这是军纪处的记录,请王爷过目。”
朱常浩大概翻看了一下,发现还不错,从三种表册,军纪处记录来看,襄阳的夏季赋税收入很是很客观的,不下百万两银子。
“三千里的汉江,只要有一点适合商业发展的条件,那就可以创造出不下千万两的赋税收入,可惜大明朝堂之上,由于商业被士大夫们所控制,国家的赋税只能从农民身上出,这导致大明财源枯竭,”朱常浩心里暗自感叹道。
不过,粮饷事情还没有做啊,各地巡检司要秋季的粮饷,那王府就必须拨下去,而且还要足额发放。
这样,朱常浩就对孙承宗说道,“老帅,你现在是中书省的中书令,还是兵部侍郎,这划拨粮饷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这样,你将各地巡检司所需要的粮饷进行造表登记,一式三份,兵部一份,户部一份,尚书省一份存档。到时候本王朱批,进行下拨,可好?”
“还是王爷想的周到,那老臣下来就让堂官和笔帖们造表登记,然后让王府的运输船队立即起运”,孙承宗兴致勃勃地说道。
“好,但是老帅,这谁造那一部分的表,谁就得要签字画押,以后要为自己所造的这表负责,如果出现差池,本王层层查下去,谁出了问题,就处置谁,请老帅造表的时候给堂官和笔帖们说清楚。”
“是,王爷,老臣明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