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一笔横财-《大明小郎君》


    第(2/3)页

    不夸张地说,最后一句就是画龙点晴的那一笔。

    本以为坠落的余姚神童难道真是所谓的入世,故意掩饰自己的光芒,醉仙楼是他的磨砺完了?

    马宁本来不信这种说法,不过此时也是信了,半响,把张大的嘴巴合拢,有些奇怪地说:“这诗还凑和,虞进,这诗是好,嗯,是描写梨花的吗,嗯,像雪花更多一点。”

    识货啊,听说这纨绔子弟有一个举人的塾师教导,看来还是有一些功底的,绝不是那些头大无脑、胸无点墨的草包,也许与余姚文风鼎盛有关,在这种风气下,就是纨绔也是有点底子的纨绔,绝对不是那些脑残的货色,不仅认识这是好诗,还知写些什么。

    这首其实是清代大才子郑板桥的《咏雪》,形容梨花倒也勉强说得过过去,虞进笑着说:“马少爷果然好眼光,不错,这写虽说是花,不过是雪花,怎么样,有新意吧?”

    “诗是好诗,就是和主题有些牵强。”马宁有些可惜地说。

    虞进早就猜出到他这样说了,闻言笑着说:“都说好戏在后头,小弟给马少爷准备了另一首,这一首写的也是花,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描写,前面是一鸣,后面这首才是惊人。”

    “哦,什么诗,快说。”马宁一下子来了兴趣。

    “花开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谁人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这是赫赫有名的葬花吟,原文很长,不过虞进只摘了最有意境的前四句,其实他也只记得这四句,吟完后解释道:“马少爷,你看,所有人都是写花怎么漂亮、怎么芳香,他们只想到开花,就没想落花,从这个角度去描写,肯定让人耳目一新,到时在诗会大放异放,想挡都挡不住......”

    前一首引人注意,后一首让人深思,别人写一首,而这里一写就是二首,二首都有很不错的新意,到时想不引人嘱目都不行了,马宁一下子就心动了,把手里的茶杯往桌上一放,爽快地说:“哈哈,不错,虞兄,想到你才思敏捷,这么短时间内连得三首佳作,好,这二首诗你要多少银子?”

    虞进伸出一个巴掌说:“不多,五十两。”

    “什么,五十两,还不多?”马宁倒吸了一大口冷气。

    一个县令的年俸折合也就四十两白银,茶馆的小二每天做得汗流浃背一个月的月钱也就二三两,现在虞进一张口就是五十两,把马宁也吓了一跳,要知道,马家虽然富贵,马宁也非常受宠,一个月的月钱不过十两,五十两,差不多半年的月钱了。

    “不贵,不贵”虞进笑着说:“五十两换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真的很划算了,说不定许家小姐被马少爷的才气打动,态度大变,说不定还芳心暗许,只要抱得美人归,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