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五节 竹茶有印古时来-《他从末世来》


    第(3/3)页

    东汉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社会动荡,战乱不已,文武官员常调动,封拜频繁,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印坯上临时刻凿,印文不加修饰,便为急就章.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对后世的篆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古代使用玺印时还出现一种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发现时,曾被误认为印范,其实是玺印使用时留下的印蜕.在纸张未发明以前,古人多在简牍上书公文,记帐目,写书信等.

    在简牍的递寄往来中,为了严守机密和防止杜伪,故在简牍的绳结处加上软泥,然后钤盖玺印,这就是所谓的缄.古时一些物品的封缄也是使用这种方法.

    由于玺印在泥上的挤压,封泥形成了宽边和套边,白文玺印在泥上钤盖后还会出现翻"白"成"朱"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现了古拙厚重的艺术特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袭汉印的形制.纸张普遍应用,开始使用朱砂调制成印泥,封泥之法废止.因此,用新的印泥来钤盖印章,这就是所谓的"濡朱之制".

    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时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汉字书法用于官印,印文曲屈回绕,借以填补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发展成为九叠篆,却失去了传统篆书的优美法度.隋,唐,宋,元时代,书法绘画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出于鉴藏书画的目的和书画家在作品上钤盖印章,从而收藏印,斋馆印和闲文印盛行,这是实用的玺印向篆刻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

    印章与书画有机的融为一体,印章成为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称为金石书画.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艺术性.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隶书,楷书入印,是后世篆刻家普遍重视的印章范体.古代玺印制作须出自专门的工匠之手,所用的材料质地,多为金属和玉石等.

    这些印材虽有耗损极慢和垂诸久远的优点,但硬度高,坚涩难刻.早在古代的玺印中,曾发现有石质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

    云落随身带着的这一方蓝翡印章,不过扳指大,却是要比这里九成之上的印章更是昂贵的,竹茶印贵倒不是贵在三个甲骨文上,秦仁的书**底也就一般了,就贵在蓝翡上.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