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披龙袍,掌宋权-《一人执宋》


    第(3/3)页

    “宣百官谨见!~”

    “宣百官谨见!~.....”

    长长的宣旨声拖着长音弥漫在夜空中,早已架起火把等候在殿前广场上的文武百官也瞬间来了精神,一个个按照官职大小排好了顺序,两两一对的朝大殿进。

    走在最前面带队的是蔡昌毅,身为姜胤现代的左肩右膀,在姜胤帝国的一步步建设上,蔡昌毅可谓是劳苦功高,自从他来了大宋之后,姜胤便甩手掌柜一般,把事情全都交给了他,身为新宋三司之的立法司司长,他催工程、办钱庄、投教育,多亏老蔡八面玲珑办事认真,每件事也都做的游刃有余。

    同蔡昌毅站在一起的是王嗣宗,这个被姜胤拐上贼船的大宋状元,现在是姜胤坚定的追随者,他现在的官职是沧州知州兼礼部尚书,专门负责为官职礼仪教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姜胤也觉得他很有这方面的潜质,对他的任命也是用人不疑。

    紧接着的官员便是杨光义和王审琦,杨光义不用多说,现如今姜胤手下资历最老的官员,虽然官职只是御史大夫,地位没有尚书那么高,但是他有直接面圣的权利,有言可直谏,根本不用看皇帝的脸色行事,他老人家显然也对自己的这个职位很满意。

    王审琦和姜胤的关系就有些特殊了,毕竟是姜胤第一次来到大宋遇到的贵人,姜胤治好了他的头风顽疾,他也帮助姜胤买了第一批药材,也促使了姜胤从大宋捞到了第一桶金,因此姜胤对他也是十分照顾,不仅任命他为工部尚书,还给了他戍城将军的三品军职,王审琦对此也是感恩戴德。

    接在王审琦后面的,便是义社十兄弟中的几人,他们或多或少的都身居要职,其中原沧州知州程封阁还担任了国子监的监学,就连姜胤后来收入麾下的杨久书和臣付都担任了骠骑将军和移远将军。

    再往后面大底都是些小官,这些官员大多都是各部的尚书提拔上来的,姜胤也乐于看到各部之间互相吸纳人才良性竞争的局面.

    排着队,文武百官互相谈笑风生,期待着今日的国宴究竟是什么样子,然后纷纷鱼贯而入了偌大的太和殿.....(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