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敖炎收了钱,自有心思,无暇理会这些。 掌柜也看出来了,让店中小二去拿些熟食以油纸打包,竹条捆扎好给敖炎捎上,不再做挽留。 敖炎从龙潭楼后门出,七拐八绕出蜉蝣镇西,最终回到镇东原路疾跑返回相柳村,一路上提心吊胆。 可他不得不这样做,今天这番举动,定然已在镇中白莲教里面留下些印象,日后再有些事情,未免太过显眼,他是为了保证自己安全。 相比其他地方,相柳村才最为安全。 相柳村南边为相柳湖,北边以红壤坡为入口的大山,西边也是群山环绕,村东是出村唯一大路,一来谢神婆已死,二来地处偏颇村内实在清贫,世世代代居住此地,几乎没外人。 最让敖炎放心的一点,这里,是他的地盘! 入夜,敖炎吃了些东西,点了油灯在看书,一页看了两盏茶没翻动,实则是在等长明。 笃笃。 敲门声响起。 “进来吧。”敖炎放下书,门推开,身着青衣的长明走了进来,若非只有敖炎一个人可以看到,或许还真会以为是个寻常小孩。 “说下今天情况。”敖炎转过身,将背露给长明。 笔墨纸砚颇为贵重,屋子里即便有粗糙的敖炎也舍不得用,于是长明就想了个法子,在敖炎背上书写,这样极为节省时间笔墨,又可一边交流。 只觉一丝丝冰凉气息落在背上,温柔得如清风,敖炎不禁舒坦地打了个哆嗦。 “村中总共有二百一十八口,来上香的大部分为上年纪的老人,这些老人都是村东头的,杨李氏每日都来庙内打扫看守,狗儿每天都在庙里读书……” “这些琐事我都知道了,问一个事情,村民们可有谈及相柳湖水鬼?”敖炎打断。 背后冰凉微微一顿,写写停停。 “有。听老人们说,大约六七十年前,相柳湖依山傍水,村民水性好,养珠采珠又得法,故而家家富裕。后来某一天,村中有个混吃混合的痞子失足湖中,尸体却再没找到,这之后就怪事连连,水性最好的养珠人一个接一个溺死,渔船、采菱船、采藕船接二连三莫名翻到,人溺亡,总共发生了十多次,便再没人敢靠近相柳湖,听说是那痞子化成水鬼干的。” “哦?还真有这样的事?那岂不是说我湖伯庙根基败坏,也是被这个牵连的?”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