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后-《中华苍穹》


    第(3/3)页

    杨度起而拜谢皇上,台下众臣全部竖起耳朵一片肃静的要听清楚圣旨上的每一个字。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诸臣工为国操劳,为天下百姓谋福址,为表张诸臣工之功勋,特此封赏。李鸿章授庐国公、孙家鼐授寿春侯、翁同龢授虞城候、张之洞授河间候……”

    台上杨度的声音正大光明。呼啸的北风将杨度的声音吹向南方,也随着礼部官员在牌匾的每一个笔画,将爵位牢牢的印在祭天大礼之上。圜丘坛南侧肃立的王公朝臣们每被念到名字后,也顾不行地上的泥泞就立刻拜倒到地。因为圣旨没有宣完,所以跪拜的朝臣全部肃静的等待皇上的旨意宣完,心内却是无比的激动,而还没有被读到名字的众臣们则是一脸期待的模样。但也有人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这些老贵胄们承继着祖宗的功劳。他们已经对此类的封赏已经到了失去兴趣,加官进爵是不可能了,难道皇上还能不赏不成?

    封赏的圣旨很长,为了让写版赏的礼官能跟上进度,所以杨度念的也很慢,过了小半个时辰才至结束:“外藩诸王另旨封赏,钦此――”随着杨度收起圣旨交还皇帝,礼部官员也在写完最后一个字转身离去。祭天大礼仪的封赏全部结束。

    王士珍授常山伯、欧阳振华授夷陵伯……朝堂上排着官职大小一路封赏下来,皇上一系的官员全部得到各级封赏,最小的也是男爵位。而老贵胄中除了世铎等少数几个还在朝堂任职的外。其它亲王无一在大封赏中被提及。今日所得之封赏是当着苍天宣读的,无大过者不可被捋夺。那他们那些另旨宣读的勋爵是不是意味着可以被随意捋夺?这让其它老贵胄心生不满。

    “皇上,臣之先祖乃我大清功臣,为何今日之封赏无我之爵位?”

    “皇上不能呀,满臣大于汉臣乃是祖制,为何今日封赏大半多为汉臣。皇上连祖制也不顾了吗?”

    “……”

    光绪环顾众臣,眼中寒光已现。台下不少满臣旧贵见皇上杀气已露,渐渐收敛了声音,最后陷入平静中去。但总有几个自以为有祖上荫庇,依然大声音喧叫不止。光绪脸露笑意:“祭天大典乃是供奉上苍之时。此时喧哗是对上苍之亵渎,是为大不敬。将不敬上苍者拖出,就地斩首。”

    皇上话一出口,满场宁静。侍卫可不管这些。两人一组押着一人出班于一侧。皇帝轻轻一挥手就决定了这些人的命运。随着一阵白光闪过后,侍卫用托盘呈上这些人的人头。这里面就包括叫的最响的端郡王载漪。

    “弃市,夺爵。”皇帝一句话不仅拿走了这些人的性命,就连他们家人最后的荫庇也被夺走。众臣恭恭敬敬送皇帝起驾,皇上在经过朝臣班列时停了一停,低声的嘀咕了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光绪的声音不大。但还是能让离的很近的臣子听见。皇上的大驾卤簿全部入宫,外藩诸王的封赏名册同时宣读,至此祭天大礼全部结束。

    有人欢呼,也有人哭泣。光绪二十四年,清光绪皇帝利用祭天大礼,以雷鸣电闪之威彻底将慈禧前朝残存旧人全部清洗一空,这些人彻底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仅仅是一个恐吓,祭坛外那还未冷却的尸首向勋贵在向老勋贵们表明皇上的态度。这些老勋贵们在皇上的威慑之下不得不苟延残喘,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圜丘坛的那块牌匾依然在风中摇曳,光绪祭祀跟本不是上天,光绪祭祀的是自己的权威。

    “没错,朕就是要告诉天下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未完待续。)xh118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