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赫鲁廖夫一边在本子上快速地记录,一边低声地念着:“坦克、高射炮、飞机、装甲钢板、汽车。”在写完这些内容后。他抬头望着朱可夫问道:“就这些吗?” 朱可夫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我想,我们还需要大量带刺的铁丝,用在我军在库尔斯克的防御地带。” “大概需要多少铁丝?”赫鲁廖夫问道。 “至少需要五百吨吧。”朱可夫慢慢腾腾地说出了一个数目,正在我在计算这么多铁丝网能在多么宽阔的地域使用时,又听到他后面的话:“就算达不到五百吨,但每个月为我们提供四百吨的带刺铁丝,我想这一点,他们应该是能做到的吧。” 赫鲁廖夫把这个品种添在本子上后,拿起来对朱可夫读道:“副统帅同志,我给您读一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添加的内容。每月提供坦克五百辆,各式飞机四百架,五千辆吉普车,以及高射炮、反坦克炮、装甲钢板,和五百吨带刺的铁丝。”他在放下本子的时候,又补充了一句,“对了,我们还需要美军的装甲汽车吗?” 朱可夫挥挥手,直接否定了他的提议:“不用,那种汽车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以我们的实力,完全能造成更高级的装甲运兵车。对了,如果有可能,让美国人为我们提供运输卡车,我们国产的基本都是一吨半的卡车,急需他们的三吨半卡车。” 赫鲁廖夫点点头,又在笔记本上写了几笔。 朱可夫等他写完,忽然又问道:“我们每个月能从盟友那里得到多少装甲钢板呢?” “一千吨。”赫鲁廖夫面无表情地回答说。 “只有一千吨?”说起这个数目时,朱可夫的脸上露出了不悦的表情,“但据我所知,美国每年的钢产量是五千万吨。” “不错,副统帅同志,您的数据很准确。”赫鲁廖夫在奉承一句后,又向他解释说:“美国不光要向我们提供军援,同时还要为英国提供必要的战争物资,而他们在短期内,无力增加钢铁的产量。” “要增产装甲钢板的问题很容易解决,只要掺入适当的添加剂就行了。”朱可夫用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这种每个炼钢工人都知道的事情,难道美国的那些资本家不懂吗?” 这时,我听到门的位置传来了响动。连忙扭头望去,只见门外执勤的军官,此刻正站在敞开的房门前。见屋里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他连忙报告说:“元帅同志。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两名司令员来了。” “请他们进来!”朱可夫用无比威严的语气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