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第393章 留辫不留头-《清末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在此刻,辫子已经不是简单的头发,而是一种民族的气节。

    可惜旗人们被同化了上百年,文不能提笔,武不能上马,哪里还知道气节是什么。

    怀塔布带着八旗军的众将带头剃发后,不管老辈的人再怎么骂,城内总是有一大半的人选择了服从。

    巡查一共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刚开始还有的旗人心怀侥幸,以为华兴军不敢动手,只是嘴上说说。要是剪了辫子,改天西安城再被朝廷拿下,那可真是上不能面对祖宗,下不能面对皇上。

    可真当华兴军搜查起来,满城内最大的一家的八旗贵族第一个就遭了秧。

    据说他们和当朝的慈禧还沾亲带故,都是同属于叶赫那拉姓氏。

    家里祖上也出过王爷,老爷子是个极其自傲的人,儿孙辈的人再劝,就是不肯剪掉辫子。终日里在祠堂里叱咤念佛,祈求祖宗降下神灵,让八旗军再恢复当日的骁勇,把这些作乱的汉人再一网打尽。

    王保田便决定那他们家开刀,全族上下,不分老幼男女。总共上千号人,全部缉拿到了广场枪毙。

    这下再也没有人敢强撑,当场太后的亲戚都给杀了,谁还有比这更尊贵的身份。

    其他的满族贵姓也不管家里的老爷子愿不愿意,全都强制性的给剃了脑袋。毕竟大家都想活命,不能因为你一人就祸害了全族。

    城内从前的仵作专门雇了人,每日里从广场上往城外的乱葬岗拉尸体。

    半个月后,巡查完毕。十多万的满族人,只有不到一万多人坚持操守,留发不留头。全家上下被枪毙后,拉到城外的乱葬岗里浇上火油后,一把火便烧了个干净。

    这些旗人的配合倒也在张闲的意料之中,但在满城外对汉人推行剃辫令后,却出乎张闲的意料之外。

    因为乔志清明确表示,汉人只能劝说,不能动刑。要是劝说无果,便由他们去了,但是今后推行的一切福利政策,都不再与他们有关。

    西安城内的一大部分腐儒,看到华兴军不敢对汉人下手后,便以不剪辫子为荣。言必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要效仿古人,保持自己崇高的气节。

    每人还以不剪辫子为荣,整日里甩着个辫子,在城内溜来溜去,显摆自己。

    张闲对这些认贼作父,奴役上百年的汉人彻底无语,只能任由他们去了。等到他们揭不开锅的那天,看他们还能不能保持气节了。

    西安城内苟活的满人也再不享受往日的特权,彻底断了每月的俸银。

    不要说普通的旗人小户,就是名门贵族,也都过上了紧巴巴的日子,依靠着从前的积蓄过日子。

    众旗人是既盼着朝廷赶紧收复西安,又害怕朝廷真的过来。

    头上没了辫子,就算是在华兴军的枪口下逃了一劫,也会被朝廷给砍了脑袋。

    剃了辫子之后,华兴军便也不再干涉他们的自由。要是想继续在西安城内生活,就到新成立的民政部登记户口,把籍贯改成汉族。

    要是想走,华兴军也不拦着,只要把家产充公,净身出户,去哪里都可以。

    一转眼,又是金秋十月。不管是江北还是江南,都是一片丰收的繁忙景象。
    第(2/3)页